防水层泛白情况说明发表时间:2017-10-18 00:00 防水层泛白情况说明-原因如下: 一、施工时材料搅拌未充分搅拌均匀,易导致乳液浮层,表面过分成膜,造成泛白。 如何判定:这种情形一般是肉眼可视表面一层泛白成膜性物质,手感光滑。 处理意见:如果情形不严重,(如出现在该桶防水浆料的最初刷涂部分),那么可以无须理会,不影响使用。假使全面如此,建议重刷涂;如果有粉底现象,须铲除后再刷涂。 二、施工时基础有明水或者是基础未干透。这种现象会在防水层表面形成一些用手能擦拭掉的粉未状物体,但不一定能完全擦拭干净。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影响实际的防水效果。 结论:防水泛白是比较常见的情况,上述二种原因以外,还会受严重的潮湿天气、局部的水汽等影响。因此除非是整体泛白,铲开表面结膜层后是粉状底的情况下需重新刷涂或铲除后刷涂。如果只是局部泛白,在闭水实验合格的情况下,不影响该防水项目的验收使用。 防水施工中易出现的其他情况及处理意见和办法: 情况一:涂刷防水涂料时没有对基础面进行清理和润湿。 导致结果:起粉起砂;针眼空洞、强度降低,在极端情况下甚至没有强度(如同时出现如下情况:高温天气、墙面极干燥、阳光直照) 原理分析:1)水分挥发太快会导致起粉;2)基面太干燥水分被基面吸收太快; 处理办法:严格清理干净并充分润湿基础面。 情况二:在防水涂料里面添加其他产品的物料(例如:水泥、砂、添加其他乳液或其他粉料) 导致结果:防水失效,防水层堕落现象 原理分析:1)完全改变产品配比,产品质量无法保证; 处理办法:严格按照比例调配,绝对禁止在全过程中添加任何非出厂配置的物质。 情况三:先放粉料再放乳液或者是乳液与粉料泡着来用。 导致结果:不好操作,底部搅拌不到、防水表面发白。 原理分析:1)桶周边的材料没有搅拌到。2)搅拌不均匀。 处理办法:先放乳液再放粉料并充分用电动工具搅拌均匀。 情况四:防水层未干就进行闭水。 导致结果:防水层空鼓,脱落。 原理分析:第一层防水干固后,第二层未干就进行闭水就会导致防水层分层脱落。 处理意见:常规情况下48小时后做闭水试验。在阴冷潮温的天气下应该有足够的72小时。 情况五:涂刷防水时基面润湿有明水。 导致结果:强度降低、起粉、。明水过多时严重稀释防水涂料的比例会导致防水失败。 原理分析:1)导致化学物流失。 处理办法:吸干明水。 情况六:搅拌好的防水涂料使用时间过长、太稠,再加水搅拌使用。 导致结果:没有粘结强度。 原理分析:1)防水涂料里面有效化学成分已发生化学反应;2)加水虽然改变操作性能,但会导致后期粘结强度不足。 处理办法:应在双组份配置时计起三个小时内使用完,未使用完的,应予弃置,不得使用。 情况七:防水涂刷每次涂太厚 导致结果:防水层开裂最注意的原因。 原理分析:1)因为防水是有成膜的,一次性涂刷太厚,表面成膜而里面又没有干,导致里面防水收缩开裂。 处理办法:多次涂刷,单次刷涂不能太厚,单次涂刷厚度控制在1mm之内。 情况八:防水层未干就进行下一道工序。 导致结果:可能防水层强度没有形成、脱落。 原理分析:防水涂层未干时进行下一道工序会导致防水层的破坏、脱落。 处理办法:等防水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下工序作业。 情况九:基础未干透、极端潮湿和搅拌不均匀 导致结果:防水涂料表面发白。 原理分析:长时间持续水分蒸发过程中易导致乳液浮层,表面过分成膜,造成泛白。 处理办法:基础干透后再防水施工、连续8小时低于5度C时停止施工、极端潮湿闷热时应该加强通风降温后再施工。 情况十:柔韧型K11防水涂料上面刷通用型K11防水涂料 导致结果:脱落 原理分析:因为柔韧型K11是成膜型的,通用型k11是渗透型,在通用型K11渗透不过柔韧型k11时,会导致后刷涂的通用型脱落。 处理办法:尽量不交叉使用,特殊情况下应先使用通用型再刷涂柔韧型。 |